9月7日-8日,我校分别在工学部、商学部、艺体学部开展为期一天半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题培训和应用型课程建设交流会。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副校长杨保成作专题培训,教育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李高申、副主任李海霞、娄志刚,各学部(院)主管教学工作相关领导、科教中心主任、各专业负责人、相关专业任课教师共计132人参加。
工学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商学部工商管理专业和艺体学部动画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分别就本专业“2+1+1”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的总体架构、项目化教学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设计等进行了汇报。
在课程体系研讨交流环节,杨保成和专业课教师聚焦学生高质量就业目标,以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为主线,围绕项目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评价标准,专业基础课如何支撑项目化教学,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如何重组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课程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引导教师依据市场评价标准倒逼能力、知识体系的设计,提高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杨保成指出,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课程改革理念已形成了全校共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有了明显的提高,各专业已完成了“2+1+1”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的初步设计,课程改革第一阶段——体系总体设计阶段的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实现了预期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课程目标与岗位任务的匹配度,各专业要围绕课程改革第二阶段——体系内涵提升阶段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重点做好三大核心任务:一是课程体系的纵向贯通。采用倒推思维,从市场需求出发,按照企业真实岗位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设计项目化教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从而确定对每一门前修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要求,确保课程设置高效衔接,教学内容有力支撑、学生能力进阶提升。二是课程体系的横向融通。处理好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能力可以支撑多门课程”及“多门课程支撑一门课程”等实际问题,协调好知识与能力倒推后产生的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使课程体系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三是课程体系的优化调整。所有专业教师要从课程体系架构的整体视角深入研究,平衡好各类知识、技术的选取,在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同时,确保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动态更新课程体系,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应用型课程建设交流环节,从本学期申报的13门应用型课程中选取了9门进行汇报。杨保成逐一点评并重申了应用型课程与项目化教学课程、顶岗实习的区别,还就应用型课程的学分及课程开设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李高申指出,各科教中心、专业团队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论,加强研讨交流,深入思考每门课程的目标及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细化课程标准的制定,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同时,各学部(院)要深刻领会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要求,准确把握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内涵,做好“2+1+1”课程体系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的共识,助推学校高水平应用科技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