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微专业”
微专业是指以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围绕某个特定领域、研究方向、行业产业或核心素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提炼开设一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通过灵活、系统地培养,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二、“微专业”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行业企业所需岗位能力的精准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就业空间,助力学生职后发展。
三、“微专业”课程与学制
“微专业”聚焦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开设3-10门核心课程,总学分控制在10学分以内,微专业学制原则上为两学期。原则上面向学有余力的高年级本科学生或社会同等学力人员,且满足相关微专业报名要求。
四、“微专业”修读与证书发放
按照《黄河科技学院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和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有关管理规定执行。学生主修专业毕业前,修完微专业培养方案全部课程并获得规定学分,经学部审核、学校审定,统一颁发微专业结业证书,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查询认证。
五、上课时间
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周末或其他业余时间,具体上课时间详见各专业招生简章(见附件)。
六、招生专业与收费标准(见下表)
序号 |
微专业名称 |
所在院部 |
学分 |
收费标准(元/学分) |
招生对象 |
招生咨询办公室 |
联系人 |
1 |
AI +物联网 |
工学部 |
10 |
240 |
全校在籍的大三及以上学生 |
工学部 智信楼210办公室 |
付老师 |
2 |
智能软件开发 |
工学部 |
10 |
240 |
全校在籍的大三及以上学生 |
工学部 智信楼210办公室 |
付老师 |
3 |
碳中和技术 |
工学部 |
10 |
240 |
全校所有专业,优先大二及以上学生,或企业低碳岗位在职人员。 |
工学部 智能楼213办公室 |
赵老师 |
4 |
经济智析与量化决策 |
商学部 |
10 |
240 |
全校在籍的大二及以上学生 |
商学部 教学楼135办公室 |
李老师 |
5 |
短剧表演创作 |
艺体学部 |
6 |
240 |
全校所有本、专科专业及表演爱好者。 |
艺体学部 智远楼(原交通学院)一楼119播音办公室 |
刘老师 |
6 |
康养照护技术与管理 |
医学部 |
6 |
240 |
全校本科在校学生、附属医院及社会人员 |
医学部教学楼3楼7313办公室 |
王老师 |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各专业的招生简章(登录“智慧黄科”平台查看,如有疑问,可咨询招生学院),了解招生要求、课程设置、授课时间、培养目标等,根据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合理选择。
七、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9月18日—2025年9月30日
报名方式:“智慧黄科”平台
八、报名注意事项
(一)2025年拟开设6个微专业,微专业原则上面向学有余力的高年级本科学生,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需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并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
(二)各微专业原则上满20人开班,具体开班情况由微专业所在学院(部)决定。
(三)微专业开设单位负责学生报名材料的审查与录取;录取名单由学校通过“智慧黄科”平台备案后公布。